全省理科状元:宜昌夷陵中学周尧,总分695分
在今年高考中,宜昌夷陵中学周尧同学以695分的成绩荣获湖北省理科状元。昨日,记者在夷陵中学见到了周尧,他留着小平头,鼻梁上挂一副600度的眼镜;短裤、运动鞋,身体魁实,为人不失风趣。
“这两天忙什么?”记者询问。“重读王小波的书,也准备减肥。”“你有多重?”
“呵呵,这是个秘密!”周尧调皮地说。
昨日下午,当北京大学的招生教师想与他签就读协议时,周尧没有同意,他要“考虑考虑”,害怕签了字就不能后悔了。
当谈及未来时,他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的技术研究人才,为将来的能源难题寻求一条出路。
评价试题>>>
题偏简单 英语阅读重思考
在高考成绩出来前,周尧和往日一样,在家里看看书,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昨日下午,周尧回忆说:“从没有考过这么高的分,高考题目还是有点偏简单 !”
他说,估分时估了680分,当时很保守,没想到成了状元。
与多数高中生不一样,面对高考,周尧显得很平淡,也很充实。“湖北的高考英语阅读和其他地方的套路不一样,这是我做了30多套历年高考题目后的感受,它更注重阅读后的思考。高考错的这几道题,是我太遵守常规高考套路了,没有把握好。”周尧说。
“我觉得自己各科的复习很扎实,备考时心里有底,没有理由考不好,但能够成为省状元也具有偶然性。”他说,虽然高考语文130分,但在进入高三时,语文在自己的各科成绩中显得较弱。“主要是作文和主观题得不到高分。”
为此,班主任陈发锐和语文老师商量后,决定让周尧担任课代表,只要是与语文课有关的都让他去做,同时还开展了“德育导师制”,采取一对一的帮教活动。
半年后,一方面增强了周尧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在语文上善于思考的习惯,成绩提升很快。
学习经验>>>
遇到难题先自己思考
虽然是省理科状元,但他认为能得高分并非要靠天赋。“我认为学习素养和高考规范是比较重要的。”他说,在学习素养方面,要重点抓基础,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得分。此外,高考规范尤为突出。他所认为的规范包括试卷的整洁、答题的规范性等等。事实上,这位高考状元之所以每门科目的成绩都很高,还源于善于思考。
据其代课老师介绍,周在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他并不急于请教老师,而是自己先思考,并列出各种假设,然后再请教老师。这样,周往往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从没有上过培训班,老师也没给我开过小灶。”他介绍,从初中到高中,他都有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个人兴趣>>>
喜欢摇滚歌曲 爱读王小波的书
与多数高中生一样,听歌成了周尧生活的一部分。“我比较喜欢摇滚歌曲。”他说,他并不崇拜某一位明星,也不关心明星的八卦新闻,只是收集一些摇滚歌手的专辑。周尧还喜欢上网浏览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或是玩玩单机游戏。“我很喜欢赛车类的游戏。”
不过,周尧最大的爱好,还是无数遍地阅读王小波的书。“王小波本身就是学理科的,我觉得他的书中理性东西多,而且思维方式很特别,《沉默的大多数》是我最喜欢的。”
高中三年,周尧几乎看完了王小波所有的单本书籍,高考一结束,他就买了一本《王小波全集》,“我打算再温习一遍。”
“我也很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但我投篮的姿势实在不敢恭维。在上大学之前,我要先制订一个减肥计划,来加强身体锻炼。”周尧笑着说。
话说未来>>>
成为技术人才研究能源问题
对于未来,周尧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想去研究能源问题。“这次能成为省高考状元,具有偶然性,高考只是我人生的一步而已。”周尧说。
“你想到哪里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记者问。“还没有考虑好,可能到北京去。”周尧说。
不过,他认为,人类所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总有耗尽的一天,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专业的技术研究人才,为将来的能源难题寻求一条出路。
老师眼中的学生
“善于思考,有不服输精神”
“他的功底非常深厚,成绩一直很优异,更难能可贵的是善于思考,他的成绩是在意料之中。”苏红艳老师教英语20多年,对今年的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周尧,她有说不完的话。
班主任陈发锐对他的评价是,周尧算是一名五好学生——吃好、睡好、心情好、身体好、学习好。
英语教师苏红艳>>>
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训练
回忆自己的学生周尧,苏红艳老师感到很幸运。“我只教了他一年英语。”苏老师说,一般的英语考试,他都能达到130多分,在整个高三年级中,每次的考试成绩也在前5名以内。
苏老师介绍,从初中到高中的英语学习中,周尧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优秀,特别是阅读能力较强。不过,有段时间在阅读理解上,周尧对某一方面题材有点弱。高考前,他还找来大量课外英语读物,进行针对性地阅读训练,不仅有精美的英语短文,还有长篇的英语小说。“在阅读过程中,他遇到了问题首先是自己想办法理解,然后再找老师商讨。一段时间后他的水平就提上来了。”
“在学习中,他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苏红艳说,周尧是真正理解了一门语言课,也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他从不把学英语作为负担,不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经过了20多年的英语教学, 在苏红艳看来,周尧不套用常规学习方法。
班主任陈发锐>>>
遵守作息 午休从不看书
陈发锐是周尧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也是周尧的好朋友,物理老师。前晚,生物老师高建和陈发锐打了个赌,赌周尧是不是今年的全省理科状元。结果,陈老师输了,虽然输了一顿饭,但输得很高兴。
“夷陵中学去年出了一个全省文科状元,今年出现理科状元的几率应该不很大,没想到两年出了两个状元。”陈老师说。
高中招生时,周尧是陈发锐亲自从宜昌外校接过来的,后一直担任周的班主任。周尧当时的中考成绩是全市前10名。三年里,从学习到生活,两个人无话不谈。
在陈老师的印象中,周尧除品学兼优外,学习上也肯下功夫,加上老师的指点,可谓举一反三,学习效率很高。
“高中三年里,他80%的时候都是全年级第一名,最差也是班上前5名。”陈老师说,周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值得每一个学生学习,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遵守作息时间也是周的一个好习惯。“他从来不在午休时看书,或是在寝室熄灯后打着手电筒背书,每当我查寝时,总能见到他躺着休息。”
在老师的心目中,周尧算是一名五好学生——吃好、睡好、心情好、身体好、学习好。
母亲眼中的儿子
“儿子是我的贴心朋友”
周尧的母亲在宜昌市政府机关工作,她和周尧的关系除了母子关系外,更是知心朋友。她平时对儿子没有过多要求,对是不是状元,母亲也是平淡对待。“他才18岁,取得高考的胜利不是全部,人生的路还长。”
母子是一对知心朋友
儿子成了状元,母亲当然高兴,回想三年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家虽距学校近,但孩子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住校。”
“学习上,我们没有专门辅导他学习过,基本没怎样操心,仿佛一夜之间孩子已经高中毕业了。”母亲说,不过,孩子有什么事或困难,就会拉着她的手诉说,就像是一对多年的知心朋友。
“儿子也是我的贴心朋友。”她说,母子间的沟通很好,互相有困难时一起分担。“他已长大成人了,不能总要大人来看护。高考完在家,他总会帮我洗碗、拖地。”
曾被罚一个月不准打球
不过,母亲也有严厉的时候,对孩子原则性的错误,是绝对不能宽恕的。记得周尧10多岁时,他很喜欢打乒乓球,往往在放学后打上几个小时。一次,他耽误了功课,母亲严厉地说:“一个月不准打乒乓球,把功课先做好。”
说完这句话,母亲就忘到了一边。谁料一个月后的一天,儿子突然走到她的面前,说:“一个月到了,我可以打球了吗?”这时,母亲才想起说过的话。
“他已经开始懂事了,有了自己的行为能力和主见,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过多干涉了。”
母子曾一起探讨恋爱问题
“我希望他快乐,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快乐的人生,并不是要有权或钱,而是心理上的快乐。”
周尧的母亲认为,家长不要总是盯着成绩,“其实,有第一名,就有最后一名。”
“孩子最重要是成人,不要总和别人的孩子攀比。”她认为,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曾经,她与周尧探讨过有关学生谈恋爱和说谎的问题。“人能不能说谎?”孩子问。
面对自己都不好回答的问题,母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每人都有说谎的时候,谎言也有善意和恶意之分,主要是看谎言拆穿后,有没有给对方造成伤害。
“学生可以谈恋爱吗?”母亲问。 周尧坦白地回答,他个人对学生谈恋爱感觉很无聊,但是也不反对同学的这一行为。
教学借鉴
周尧最担心语文老师支出三招
知道自己班上的学生周尧名列榜首,成为新鲜出炉的全省新科理科状元时,语文特级教师曹书德刚在水果湖中学上完一节湖北名师示范课。他昨天是双喜临门,女儿也刚刚参加了高考,文科考了560分,曹老师心里非常高兴,2006年省文科状元赵君秋也正是出自他的门下。
作文自训
曹老师的话匣子就从老状元和新状元的区别上开始讲起。“周尧最担心的是语文,他的数学,英语,理综非常强,唯有语文还有上升空间。他的语文如果过了120,就肯定是上清华大学、北大的料。”
曹老师说,赵君秋的作文就是审题问题,培训她的方式就是让她命题作文,只写提纲就行。而周尧,他作文的弱点在于率性而为,常常洋洋洒洒800余字却只开了个头,文章是不错,但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于是专门跟他布置了“作文自训”这一特殊的训练方式,以命题作文的方式,规定时间,规定字数,进行专题作文训练。高考前夕,他的“作文自训”已经达到16篇。
导师制
怎么把一个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培养成省状元,曹老师说:“我们学校有个制度,叫做导师制。”周尧的导师就是我,像带研究生一样,我带了周尧等几个“研究生”。每天定时定点跟他们进行问题解答,单独开小灶,有针对性地对个人进度和难度进行调整补优。
曹公论坛
“学生们都叫我曹公,因为我在网络上专门有个‘曹公论坛’,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贴出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观点,供学生们参考和跟贴。比如最近的饭店,餐厅门口根据卫生状况,要贴笑脸、无表情和哭脸的问题,我就提出来了‘热脸也好哭脸也好只要真诚的脸’等观点。”
学生纷纷跟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典籍里你能见到多少关于卫生概念和卫生措施的论述?中国人的传统里历来没有卫生概念。”“中国的服务业历来积弊难改,所以在中国的消费者难当上帝。”
还有黑窑工事件中政府监管的缺失,这些帖子出来了,学生跟贴如云,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展示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对作文的提高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大有帮助。